研究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部主任
博士生导师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师昌绪
性 别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研究员 专家类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
部 门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邮政编码 110016 电子邮件  
电 话 +86-24-83978950 传 真 +86-24-23891320
简历:

(选自《材料领域科研战略英才》 作者:范桂兰) 

  19201115日,师昌绪生于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庭。在这个主要依靠土地且生活并不富裕的大家庭中,师昌绪生活了17载,养成了一种和平相处、忍让为先的性格。 

  师昌绪7岁时开始求学,当时边学习、边劳动的学校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七七事变之后,他亲眼见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追踪中国老百姓扫射,乡亲父老惨遭屠戮的惨状,目不忍睹,心中种下要为中华民族自强而自励的种子。师昌绪在读中学时就有着极高的抗日热情,作为学生干部带领全校学生参加军训和下乡宣传抗日等活动。他后来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期间一直担任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不但激励了他爱国的热忱,而且锻炼了待人接物与处世的能力。 

  1948年,师昌绪留学到美国,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国内的北洋大学曾聘请他回国任教,但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美国下令所有中国在美攻读理工的留学生一律不准回国。师昌绪曾企图以到印度或瑞典等国找工作为由,绕道回国,也未能成功。因此,他在完成博士学业后,继续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MIT)冶金系,在著名金属学家M·柯恩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期间,他系统地研究了硅对回火,残留奥氏体及二次硬化的影响。基于他的研究结果,后来发展出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 

  师昌绪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期间,虽然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生活也很舒适,但他并没有放弃回国的念头。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更激励了他回国的决心。他联合几位同学,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积极组织争取回国的活动,曾写信给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油印了数以千计控诉艾森豪威尔的信,发送给联合国诸代表及美国国内外社会团体。 

  1955年春,由于中国政府及留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国公布同意76名中国留学生回国,师昌绪名列其中。在临行前,麻省理工学院的M·柯恩教授问他:你想回国,如果因为职位低,挣钱少的话,我还可以帮忙。师昌绪平静地回答说:都不是,在美国我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而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需要我。柯恩教授感慨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在国内党组织的安排下,师昌绪和同伴们顺利地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 

  高温合金领域开拓者之一 

  师昌绪回国后,服从国家分配来到沈阳金属研究所。当时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高潮。所里派他领导鞍山工作组,他毫不犹豫地挑起重担,在精矿烧结、高炉渣的形成及平炉冶炼与铸锭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领导炼铁组,研究鞍钢高炉初渣的形成和高碱度团矿,对了解鞍钢高炉的生产过程和提高生产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1957年金属研究所对学科方向进行了较大调整,由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转向发展为国防建设服务的高、精、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师昌绪负责主持新成立的高温合金组的工作,同时兼合金钢研究室主任。高温合金是当时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师昌绪从中国既缺镍无铬,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GHl35(808),代替了当时的镍基高温合金ЭИ437Б(GH33),建立了一整套铁基高温合金的冶炼锻造及工艺技术条件。在他们影响下,在国内掀起了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热潮,使我国高温合金研究处于较高水平。在他主持或建议下,所内相继成立了力学性能检验、物性测试、相分析及微量分析等有关发展高温合金的各项新技术,同时还引进我国第一台5公斤真空感应炉,为我国高温合金材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8年,在研制、开发性能更高的539变形高温合金时,师昌绪又提出了包套挤压新工艺,后来在这种包套挤压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包套轧制、包套锻造等新技术。后来的一外文杂志将我国采用包套挤压技术生产高温合金的工艺誉为是一项重要的突破。 

1964年,适应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需要,由师昌绪担任组长的空心涡轮叶片研究组成立,大家群策群力,各自发挥专长,仅1年的时间,先后攻克了型芯材料的选择、造型、脱芯、测壁厚、合金质量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关,终于用金属所研制的M17高温合金在实验室做出我国第一片9孔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空心涡轮叶片,并于1966年通过了台架试车。我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个成功地采用了精铸气冷涡轮叶片的国家,仅比美国晚5年时间,而美国用了8年时间才研制成功。该项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0年动乱伊始,航空发动机设计部门向金属所提出要发展一种高屈服强度、高温度(700)新铁基高温合金盘材。当时师昌绪已经受到冲击靠边站,但还是被邀请参与了合金的设计与研制方案的制订。经过20年的努力,这个定名为761的合金已经开始应用,并参与我国最新发动机的试车检验。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工业燃气轮机并在南京汽轮机厂定点生产,师昌绪闻讯之后立即带队下厂,承担了发展IN738合金的任务,他们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研制出每片达1公斤多重的大型叶片,并解决了使用中的技术问题,开创了我国耐热腐蚀高温合金科研与生产的新局面。 

  在推广应用高温合金的同时,师昌绪注重高温合金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60年代他们对叶片进行表面喷丸和高温处理,解决了沈阳某发动机厂有大批叶片因晶粒不均匀而报废的难题,为国家节省资金近百万元,同时创造一种可以提高叶片疲劳强度、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工艺。他不辞辛苦,走遍了全国的主要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我国发动机要解决延寿等问题,经常邀请他参加各种技术论证会;出厂的产品如果发生故障,也邀他来会诊。由于师昌绪多次成功地解决这类技术疑难问题,工厂领导亲切地称他为材料医生 

  师昌绪丰富的知识与诚恳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态度,博得材料科学界与工业部门的广泛赞誉,为我国的经济与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杰出管理者和科技战略家 

  1978年,师昌绪担任金属所副所长期间,争取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赞助,在金属所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培训中心,仅1981年就接待了12个国家和地区近70位访问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举办40多场技术讲座,同时也派出一批科技人员出国访问、考察、进修和合作研究,对金属所国际地位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0年接任金属所所长后,他提出材料基础研究与承担重大任务并重,积极更新设备与开展前沿课题并重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专长和创造性,同时十分重视培养研究生,这些工作为金属所在科技体制改革大潮中,迅速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师昌绪精心主持筹建了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1983年,师昌绪到了北京,主持制订我国新材料长远规划。期间他与另外一位高温合金专家高良共同上书国务院,建议国家迅速开展下一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这样才能为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经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广泛征求意见后,批准立项开展研究,促进了我国高温合金事业的持续发展。 

  1984年师昌绪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极力主张科学院与高等院校联合及相互渗透;与大中型企业联合,让科学技术推动大中型企业发展,受到国家经委的重视。1986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师昌绪被任命为副主任,主管政策局及材料与工程部。在任职期间,他提出很多具有创见性的建议或意见,亲自制订与主编《基金项目指南》,为我国基金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还亲自主持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启动与编写工作。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和在群众中的较高威信,1989年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作为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的顾问,他积极推进中国新材料的创新与尖端课题的研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时,他主持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及运行费的评议工作,期间他统一了评估标准,促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1996年,他受国家科委和计委的委托,主持并顺利完成了我国投资强度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难度大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评审工作。在确定启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时,申请将材料列入重大基础研究范围,当即得到批准,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l993年,师昌绪作为提出组建方案的主持人和筹备组副组长,与其他5位资深学者联名向中央提出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1994年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副院长,分工负责院士的选举与宣传出版工作。由于他在工程院的威信,1997年被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此外,为发展祖国科学事业,他还从事许多社会工作。 

  为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师昌绪十分重视出版工作。1984年他创办并主编了我国第一份英文版金属材料杂志Chinese Jour. of Me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现改名为Jour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他接着创办了《能源材料》(现改名为《材料研究学报》)、《中国科学基金》、《自然科学进展》等,并任《金属学报》主编15年。他还主编了《材料科学大词典》(1993)、《材料科学技术大百科全书》(1995),都在350万字左右。最近他又主持翻译了德国VCH出版的《材料科学与技术》丛书,共23本计2000多万字。 

    一代宗师,高风亮节 

  师昌绪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学术思想活跃,支持新概念和新思想。他主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和专长,鼓励助手在研究工作中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几十年来他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攻坚队伍,其中已晋升高级职称的上百人,有的已担任所长、副所长、室主任、省科协副主席,开发部门的负责人等职务,他是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已和合作者共同培养硕士、博士毕业生近100人,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近期,师昌绪先生捐赠了其获得的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奖金50万元作为师昌绪奖学金以表彰金属所的优秀研究生。 

  师昌绪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他受聘于国内十余所著名大学,任兼职或名誉教授,兼任上海交大材料科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纳米材料技术中心学委会主任。1998年国务院体制调整,就产业部门所属学校如何归属的问题,师昌绪领衔上书中央,使10所进入了211工程的大学纳入教育部为主的管理行列。 

  他非常热心科普工作,1985年由中央组织部及中国科协等单位,为国务院司局级以上干部举办新技术革命学术报告会,聘请他讲授了新材料与材料科学1990年中央人事部等组织90年代的科学与技术讲座,他主讲了90年代的新材料1997年江泽民主席号召全军学习高技术,他又为将校军官讲授了与军备相关的关键新材料。 

  师先生经常劝勉学子们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他自己也正是为人师表的表率。回顾几十年来的工作,先生在谈到如何取得成绩时,深有体会地说:一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二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做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利用他们的长处。三是对科研水平的认识。在回国初期,曾把发表论文做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承担了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任务以后,就改变了看法,认为衡量科研水平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一个行当都有它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大家都能做到互相尊重了。 

  而在回顾人生经历时,先生总结了四个重要因素: 

  智慧、体魄是基础, 

  勤奋、进取是动力, 

  素质、品德是保证, 

  环境、机遇是条件。 

  师昌绪作为材料科学界的一代宗师,他仍然在精力充沛地为祖国科学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忙碌着…… 

 
研究领域:

  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个人网页: